舟山進行現代化建設,和自然相融,物質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才能齊頭并進,只有高樓大廈,沒有綠水青山,就不能成為真正的現代化城市。
近日,浙江省林業局公布了第二批“浙江省自然保護地融合發展鎮(村)”名單,舟山市普陀區東極鎮東極村、岱山縣岱東鎮沙洋村上榜。沙洋村擁有鹿欄晴沙景區,東極村擁有“海上布達拉宮”“新世紀第一縷曙光照射點”“大樹灣石屋群”等人文歷史景點。眾多景點宛如一幅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,成為展示新時代我市生態文明建設成就的重要窗口。
舟山市經歷了幾十年的不懈努力,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、轉折性、全局性變化,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舟山逐漸從理念變為實踐,從藍圖變為現實,海島底色滿目蒼翠。
如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基本問題,海島生態脆弱,這一課題更具有現實意義。輕視自然、支配自然、破壞自然的現代化模式已經證明不可取,生產發展、生活富裕、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正在成為舟山的發展道路,“抬頭仰望是清新的藍,環顧四周是怡人的綠”,“好空氣的金名片”已成為舟山人民最恒久的驕傲,推廣林長治林模式,落實林長制,生態治理找到了“舟山方案”,海上花園城市品質不斷提升。
舟山進行現代化建設,和自然相融,物質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才能齊頭并進,只有高樓大廈,沒有綠水青山,就不能成為真正的現代化城市。
和自然相融,才能繼續走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之路。以定海區新建村的一個民宿項目為例,該項目沿山而建,古樸靜謐。通過科學選擇建筑朝向和門窗位置,民宿盡可能實現被動式采暖通風,減少能耗。山野之趣吸引了更多游客,新業態也為鄉村發展提供了新動力。
舟山進行現代化建設,和自然相融,協同推進降碳、減污、擴綠、增長,才能共同書寫舟山發展的新篇章,才能統籌產業結構調整、污染治理、生態保護,才能協同推進應對氣候變化,實現碳達峰、碳中和。
近年來,舟山以林業標準化推廣示范技術為支撐,不斷完善“合作社+基地+農戶”的標準化推廣模式,增強林業科技帶動林農增收致富的能力,近年來,舟山市有6個單位被授予省級森林氧吧,打造“林業+旅游”新業態、新產品,將林業資源轉化為經濟效益,深入實施“綠色生態舟山”“森林舟山”建設工程,增強森林旅游的吸引力,突出國有林場、森林公園的品牌效益,構建生態、生活、生產“三生融合”的海島森林休閑產業。
和自然相融,才能一步一個腳印地建設現代化島城,共建更加美麗的家園。